【地棲飛鳥】
前陣子(每次都在前陣子)
捷克的動物園發生了國小學童丟石頭挑釁紅鶴
(看配圖應為大紅鶴Phoenicopterus roseus)
甚至將其踢死的慘劇
這件事足以引發很多討論
動物園的管理失職、孩童的管教不當……
可能也會有人疑惑
紅鶴不飛走留在原地挨打是何苦?
這也正是今天要談的
「為什麼動物園裡的紅鶴不會飛」
在很多亞洲動物園
一進大門的廣場處就設有紅鶴的展示(美國則是海獅池)
露天展出的紅鶴為什麼不會飛走
相信是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抱持的疑惑
在過去
動物福利意識尚未普及的年代
動物園為了讓不干被圍欄限制的禽鳥乖乖待著不逃逸
會採取所謂「斷翅」的措施
把牠們的翅膀折斷
永久剝奪他們的飛行能力
等有些動物園開始發現到這麼做很不人道之後
他們轉為通過「剪羽」來限制禽鳥的行動
藉由定期剪去「初級飛羽」這一舉動
令禽鳥無法順利飛行(會歪)
但近年來
隨著動物福利被廣泛的談論、研究
剪羽仍然有違動物福利這一觀點反覆被提及
在歐美的現代化動物園中
興建足以讓禽鳥展翅翱翔的超大型網籠已成為勢在必行的趨勢(如San Diego Zoo 的Eagle Trail)
蔑視禽鳥飛行需求的「強制性地棲化」展示將慢慢被淘汰
不合時宜的設計、落後的管理觀念
都是脫累現代動物園發展的舊時代遺物
可惜改變並非一蹴可幾
地棲飛鳥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
期待有朝一日
轉型過後的動物園
能夠真正成為寓教於樂的研究保育基地
為野生動物開創未來